手機版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森工 -> 發展歷程 -> 森工大事
轉型,向綠色深處延伸
2017-05-27    劉薈萃    森工總局新聞中心

  

  同全國森工企業一樣,這個曾經為共和國大廈貢獻過一車車棟梁之材,為新中國建設萬里鐵路運去一根根枕木,為志愿軍在朝鮮支起一個個防空洞,為千萬個家庭打造一件件精美家具……創造了無數輝煌的龍江森工,在90年代初滑入了“兩危”的谷底,企業經濟發展陷入了“馬太效應”的沼澤,難以自拔。
  木材產量大幅調減,使一向靠大木頭為生的林區職工迷失了方向。放下油鋸,今后生活的出路在哪里?經過近十年的艱難摸索,這片幾代林區人賴以生存的林地還蘊藏著哪些生機?
  1998年,對于龍江森工而言是一個分水嶺。天保工程一期的實施為森工林區帶來了生機。
  通北林業局八二林場的種植戶張貴祥,承包了60公頃土地上,木材調減后,要放下油鋸拿起鋤鎬實在是讓他很為難。身為林區工人,對如何種地應該不甚了解,后來,林業局每年給職工提供政策優惠,技術上門,還幫助農戶貸款,種什么、如何管理,承包當年他的小麥和大豆長勢良好,張貴祥臉上的愁云散了。
  擁有63萬畝土地的通北林業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將土地的文章不斷做大,從一個上世紀九十年代森工最危困的企業一躍成為全省以農養林的典范。在土地上下足功夫的還有樺南、迎春林業局,“科技先行,訂單引路”使職工種地變得簡單而環保,同時減少種植風險。
  高舉“跳出林業發展林業”戰略決策的森工林區,擺脫了“獨木支撐”的局面,多種經營的發展使森工林區的經濟面貌煥然一新,如今已成為職工致富的替代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在綏陽、亞布力、葦河等林業局黑木耳種植早已成為一項富民產業。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黑牡丹”已連成一片,場面蔚為壯觀。
  此外,亞布力、方正、綏陽等林業局還發展了人工栽培蕨菜、薇菜5000余畝;八面通、東京城、穆棱等林業局瞅準市場,種植美國大榛子已達200畝;鶴立局建起苗木基地;林口局桑蠶養殖;海林局平貝種植……真可謂是局局有特色,場場有收入。
  昔日砍樹,為祖國發展生產棟梁;如今減產,為山河披綠貢獻力量。
  2000年以來,隨著“天保工程”的實施和林區經濟形勢的好轉,走出木材減產困境的森工人堅持把打破“獨木支撐”、推進產業主輔換位作為減產不減收的重要保障,重點發展具有本地優勢和特色的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態旅游、生態畜牧、綠色食品、冶金建材、礦產開發、綠色能源等接續替代產業,形成了多元推進、多輪驅動、多點支撐的林業產業新架構、新體系,有力地推動了林區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改革創新激活沉睡的山林。
  森鐵,森工的標志,幾乎每個局都有。隨著天然林保護工程的深入實施,森鐵無木材可運已經和正在成為不爭的事實。?以變應變,森工打破了林區鐵路只能運木材的傳統觀念。
  從興隆局址出發到青峰驛站,森鐵旅游專列要運行四五個小時,沿途景觀頗具北方林區特色,逶迤的群山,蓊郁的森林,風光著實迷人。而對每一位游人來說,乘坐世界上最長的森林小火車穿山越嶺、千回百轉地進山觀光,這本身就是件極具詩意的事情。
  鶴立林業局與大連龍港石油有限公司攜手,建設黑龍江東部最大的燃油儲備基地。樺南林業局與大連連王集團簽訂了占地十一萬平方米的糧食倉儲物流項目。鐵路線從運木材到運糧食、運石油……閑置的“老字號”重煥生機,大口大口噴著蒸汽的森林小火車,如今在林區,已經不多見了,但這個昭示著輝煌的伐木時代的行將終結的小火車卻標志著一個全新的資源培育時代的開始。
  隨著天保工程的深入實施,林區經濟和生態的好轉讓龍江森工再次抓住的發展的機遇,實現從林業經濟向林區經濟華麗轉身。
  靜謐的次生林地散發著轉型的幽香。
  1956年,年僅6歲的劉明文隨父母從永安踏著20多厘米深的積雪,步行26里山路來到雙峰定居采伐。那時雪大,八月十五風雪涌山,一夜飄雪,早晨都推不開門。打雪仗、挖雪道、滑雪、堆雪人,劉明文童年的樂趣無不與雪相連。
  上世紀90年代初,大雪一落,山上的游客就開始增多,春節最多一天來40多人,林場招待所的20張床位變得捉襟見肘。不能讓遠道而來的朋友掃興而歸,時任主管后勤副主任的劉明文一拍腦袋,想出了點子,他把游客安排到林場職工的家里住宿。最初來雪鄉的多數是攝影發燒友,在他們的鏡頭下,劉明文發現了雪鄉的另一種美。1999年,退休回到山下的劉明文,又被影友們找上了山,來拍雪和賞雪的人越來越多,劉明文和老伴一商量,2000年元月辦起了專門接待游人吃住的“影友之家”,雪鄉第一家家庭旅館由此誕生。
  發展森林旅游雙峰林楊停止了木材采伐,旅游收入從不到5萬元躥升至5000萬元。小山溝里的137戶人家的戶均年收入超過10萬元!旅游旺季的時候,不僅是雙峰林場,周圍的永安林場、楊木溝林場、太平溝林場的家庭旅店瞬間爆滿,甚至于百公里以外大海林局的賓館、旅店也是一房難求。雪鄉書寫了資源變“白金”的奇跡。
  眾所周知,黑龍江省生態旅游資源90%集中在森工林區。近年來,隨著木材采伐量陸續減產,森工始終將旅游作為產業轉型的重中之重,平山-亞布力-鳳凰山-雪鄉旅游集合區、東部的神頂峰-大塔山濕地-珍寶島和鹿苑島-蓮花湖-威虎山度假旅游集合區、中部的興隆-清河-方正沿江旅游集合區、北部的桃山-朗鄉-帶嶺-湯旺河-五營小興安嶺生態旅游集合區,都已經實現了提檔升級,亞布力、鳳凰山、中國雪鄉等已經成為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品牌。
  同樣還是靠山吃山,可這“靠”字意義卻大有不同。過去是直接采伐、簡單索取,而今是依托山林,讓優美自然的生態環境吸引人。
  作為全國最大的國有重點林區和森林工業基地,龍江森工是東北大糧倉的天然生態屏障,也是黑龍江、松花江等六大水系主要發源地和涵養地,生態地位十分重要。黑龍江林區啟動“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等規劃,木材生產量要從最高時的1260萬立方米調減到89.4萬立方米。應對挑戰,黑龍江森工將營林、木材生產、林產工業、種植養殖、森林食品、北藥、森林生態旅游、清潔能源等“八大產業”成為主攻方向,林下經濟已儼然成為林區經濟轉型的一塊“試金石”。
  迎春林業局的黑蜂產業徹底火了。
  天保工程實施后,生態變好,蜜源植物更多,越來越多的職工從伐木工變成了養蜂人。林業局建起了全國唯一的特大型黑蜂產品加工廠,黑蜂蜜、蜂膠、美容產品、保健產品等多個品類的蜂產品每天從這里源源不斷地運往全國各地。
  柴河林業局7萬公頃的紅松果樹林等堅果資源成就了其“森工最大堅果生產企業”的盛名。柴河林業局重新組建的威虎山飲品公司生產出的紅松仁飲品,填補了國內松仁飲品的空白。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以森林為主要經營對象的林業,不僅承擔著生態建設的主要任務,而且承擔著提供多種林產品的重大使命。蜂蜜、黑木耳、松籽……這些以前被認為成不了大氣候的“原字號”林特產,如今走起了高端路線,通過科技創新、經營創新和品牌創新,傳統林業加速向現代林業蛻變。目前,森工已形成糧食、蔬菜、畜牧、養禽、漁業、林果、北藥、食用菌、林蛙養殖、養蜂等十大基地,7大類、15個品種的森林食品被人民大會堂選用。全林區有37戶企業的103種產品,使用了“黑森”商標,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7大類15種綠色特色產品走進了人民大會堂。
  在第23屆哈洽會上,黑龍江森工綠色食品強勢出擊,完成簽約項目33個,吸金59.03億元,創歷屆哈洽會之最。
  生豬養殖是穆棱林業局老道溝經營所最早發展的產業,當時家庭式規模化的養殖戶屈指可數,宏發養豬場場長周保華就是當初養殖小具規模的那一戶。20幾年前他和妻子一起來到老道溝經營所,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停伐不停“發”,經營所把養殖戶聯合到一起,實行集中標準化養殖,同時利用糞肥變廢為寶,在老道溝經營所建設1000立方米大型沼氣工程,可供228戶新區居民做飯使用,沼氣發電供應街道32盞路燈照明,沼氣站年運行費用在10萬元左右,年銷售氣量在2000立方米左右,銷售額為3500元左右,是全省森工系統的第一家大型沼氣站。不僅如此,還依托沼氣站產生的沼渣、沼液優質有機肥,搞起了有機蔬菜、瓜果等種植業,形成了以沼氣為中心環節的“畜便—沼氣、有機肥—蔬菜”循環經濟鏈條,促進了林區經濟永續發展。
  如今,以沼氣、生物質氣化為主的生物質能源建設在森工林區發展得很快,已建成戶用沼氣池230多個,大中型沼氣工程3個,大型生物質氣化項目2個。綠色循環經濟,創造了財富、優化了環境、改善了生態。
  2014 41日起,黑龍江森工全面停止木材的商業性采伐。木材產量的調減、停伐必然帶來木材收入的銳減,職工群眾再就業和增收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又一次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上的森工人不怕,因為他們心中有綠,曾經為了祖國建設,我們貢獻了這片蔥郁林海,如今為了守護這片綠,我們轉型,向綠的深處延伸。
  這綠就是源泉,是動力,是希望!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聯系我們 | 免責聲明 | 網站地圖  
    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咨詢監督電話:0451-82622425 郵箱:sgzwgk@126.com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文昌街66號 黑ICP備:05002205號
       
       
1分快3